為共同推進巖板燒成技術進步,解決巖板燒成過程中的技術難點。4月13日,由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窯爐熱工專業委員會主辦,佛山陶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陶城報、廣東新媒體產業園承辦的“陶瓷大/巖板燒成技術與窯爐設備高峰論壇”在廣東新媒體產業園舉行。
本次活動邀請了眾多專家、窯爐企業、大/巖板生產廠家負責人參加,會議上共同探討為了適應大/巖板的性能要求,窯爐設備需要怎樣的提升及在生產過程如何解決切割裂等問題。
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理事長周健兒
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窯爐熱工專業委員會主任、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教授曾令可
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窯爐熱工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桂華
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首席專家黃芯紅
廣東陶瓷協會會長陳環
廣東陶瓷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黃惠寧
佛山市陶瓷學會執行理事長徐平
佛山市陶瓷學會秘書長黃賓
廣東中鵬熱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萬鵬
廣東金牌陶瓷有限公司副總裁張代蘭
順成陶瓷集團貝斯特生產基地總經理霍建榮
蒙娜麗莎集團研發中心副總經理汪慶剛
依諾制造中心副總經理胡偉豪
新明珠集團智能制造與能源總監李萍
東鵬控股精益管理部固定資產投資經理溫東升
新明珠集團能源部經理張永偉
佛山市科達機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建環
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荊海山
廣東摩德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總監上官輝龍
佛山市陶瓷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金剛研究院執行院長喬富東
廣東中窯窯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徐景健
佛山市佳韻窯業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昭華
佛山市佳韻窯業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雄
中鵬熱能省級熱工設備研究開發中心副主任賴日東
陶城報社社長、潭洲陶瓷展總經理李新良
嘉賓致辭
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理事長周健兒
與其他陶瓷產品相比,巖板的生產要求更高。本次活動聚焦巖板燒成技術與窯爐設備,從改進巖板燒成環節入手,解決目前暴露的問題,改進巖板性能,為巖板產業快速發展奠定基礎。
裝備強則產業更強,材料美則產業更美。行業的發展需要更強的產業設備加以支撐,相信陶瓷產業抓住巖板發展的技術后,可以實現行業發展的飛躍。
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窯爐熱工專業委員會主任、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教授曾令可
巖板產業飛速發展,2020年的巖板生產線已增長了100條,這也給陶瓷生產設備企業帶來了新的商機。
未來隨著巖板應用面的擴大,對巖板的加工將會有更多的要求,這對于巖板的生產加工設備也增加了許多問題。
如何改進設備性能的問題,今天匯聚在此的多位專家一定能為這些問題提供很多可貴的建議,為陶瓷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陶城報社社長、潭洲陶瓷展總經理李新良
巖板作為一個新的品類,市場的爆發僅發生了一年時間,新增了100多條巖板生產線。巖板在規格和應用上新增了很多的細節與要求,這讓許多設備企業突然變得忙碌。
在今年的潭洲展上,將會對巖板的展示有更精確的定位,許多企業已經為此作了許多準備。歡迎大家屆時到現場看看。
精彩分享
廣東中鵬熱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萬鵬
萬鵬分享了“輥道窯技術進步與巖板制成保障”,對當前窯爐裝備行業形勢進行了分析,并對高鐵時代型輥道窯新型技術進行了介紹。
蒙娜麗莎集團研發中心副總經理汪慶剛
汪慶剛表示關于巖板的定義,更多是一種營銷的概念。巖板由于與人體的近距離接觸,必須健康、高品質、高顏值,對巖板生產過程中的關鍵工藝進行了分析,并表示綠色智能是未來巖板生產的發展方向。
新明珠集團智能制造與能源總監李萍
李萍分享了“一種可調空燃比的巖板燒成控制系統的設計”,介紹了燒成系統的現狀,并提出了可調空燃比控制解決方案。表示互聯網+陶瓷行業的創新應用,是制造業信息化改造的創新方案。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在本系統的基礎上,可以對燒成曲線、工藝等核心數據進行追溯,自我學習與優化。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尋優。對陶瓷行業的其他生產環節和供應鏈上下游的數據打通和形成閉環有重要的作用,為打造出信息化時代下的陶瓷行業生態圈作出貢獻。
新明珠集團能源部經理張永偉
張永偉分享了“窯爐燒成對陶瓷巖板生產的影響”,介紹了陶瓷巖板各種缺陷的預防及控制,并對窯爐燒成節能減排進行了案例分析。
東鵬控股精益管理部固定資產投資經理溫東升
溫東升分享了“溯源究本,探究巖板、瓷磚輥道窯燒成過程作用力因素”,介紹了各溫度段主要的6大作用力因素,并對低箱段水裂磚、輥棒印、切割裂等問題進行了剖析。
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荊海山
荊海山分享了“陶瓷巖板干燥及燒成裝備工藝技術特點”,提出了巖板燒成切割裂與窯爐節能減排的解決方案。
廣東摩德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總監上官輝龍
上官輝龍分享了“大/巖板窯爐技術要點及窯爐選型”,從窯爐選擇到巖板燒成工序的難點等多角度分析了窯爐對巖板生產的影響。
廣東中窯窯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徐景健
徐景健分享了“中窯ZY-788輥道窯技術”,對輥道窯加工技術、煙氣余熱回收利用、智能管理大數據云服務平臺等方面做了詳細介紹。
佛山市佳韻窯業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雄
潘雄分享了“大(巖)、薄板生產過程控制要點及技術難點探討“,對巖板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常見的產品缺陷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高峰論壇
專家對話高峰論壇,由廣東陶瓷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黃惠寧擔任主持,發言嘉賓有廣東金牌陶瓷有限公司副總裁張代蘭、順成陶瓷集團貝斯特生產基地總經理霍建榮、佛山市科達機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建環、佛山市陶瓷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金剛研究所執行院長喬富東、 佛山市佳韻窯業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程韶華、依諾制造中心副總經理胡偉豪、中鵬熱能省級熱工設備研究開發中心副主任賴日東。
嘉賓們圍繞著巖板生產的設備要求與企業策略上進行討論,嘉賓們建言獻策,紛紛表達自己的經驗與看法。
在分析國內外巖板窯爐的差別的話題上,潘建環表示國內外的巖板窯爐和一般窯爐都不一樣。國內對巖板冷卻、控制、應用、溫度等方面有較大研究,而意大利則在其他方面控制相對嚴格,它們更多直接用天然氣燒嘴,安全方面要求也很嚴格,要雙電子閥等等。在這方面更早實踐,經驗也比較足。但我們國內技術也很先進,比如產量方面,從以前幾千方到現在可以做到幾萬方。
而從生產和技術的角度上,單層窯與雙層窯的區別的問題上,潘建環認為雙層雖然從技術和能耗上有一定的優勢,但維護上也需要更多的成本,單雙都各自擁有一定的優點。
張代蘭在發言中表示要做大規格的巖板,就不應該走產量的路。要理性去看待和發展巖板,不要打價格戰,這樣對于企業和行業發展都能更加健康。